刘亦菲《花木兰》评分骤降!看看迪士尼动画影片就知道了|今头条
2023-02-17 01:40:55来源:娱乐全席

22年前,迪士尼开启了东方文化的探索,一部动画影片《花木兰》横空出世。

22年后,迪士尼再次开启了东方文化的探索,将这部动画影片制作成了真人电影《花木兰》。

可是历经22年,似乎迪士尼对东方文化依然不尽了解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1998年动画影片《花木兰》豆瓣上拿到了7.8的评分,而如今这部真人《花木兰》仅仅拿到了4.7分,这样的评分差距,让人倍感震惊,迪士尼这到底是怎么了,不进则退。

动画《花木兰》套用了一个东方传统故事,内核依然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,讲述女性力量,而到了真人《花木兰》故事没变,但是内核表达虽然更加全面了,但是也更加浅薄了。

01.

动画《花木兰》如迪士尼以往的影片一样,有着鼓舞表演,有着喜剧元素,有着美好的爱情,更有自我的成长。

花木兰是叛逆的,这是是对现实的反抗,她不愿听从父母的嫁人生子,成为良家妇女。

她受不了那些封建礼教的教条,各种约束,她所向往的是自由。

没有儿子的花家,作为女儿她能够体会到女儿的某种“无用”。

嫁人生子成为了一件光宗耀祖的事。

对现实的反抗,对父亲的孝道,才有了替父从军的举动。

替父从军是为了尽孝,但更是为了证明自己,女儿不比男儿弱。

尽管起初她不过一个废柴,对扮演一个男人丝毫不懂,甚至对男人还有几分厌恶。

但是慢慢的,她开始融入这个满是男性的军营,从一个不被看好的平凡女儿身,成为了一个战功卓著的战士。

动画影片更是加入了奇幻元素,木须受花木兰祖上的委托成为了花木兰的守护者,加上一只被祖母寄予厚望的小蟋蟀,共同助力花木兰一步步崛起。

当然这两个动物更是成为该片的笑点担当。

作为花木兰,隐藏身份必然是不会被原谅的,即使她曾拯救大家于战火之中,战功卓著,依然被抛弃了。

不过在最后关头,有着使命感责任感的花木兰再次出手,力挽狂澜拯救了皇上,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,成为了花家的骄傲,更是让整个祖上都荣耀无比。

木须也终于再次成为了祖祠的守护龙。

与此同时,花木兰也终于有了自己喜欢的人李翔。

动画《花木兰》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,展现了花木兰从一个废柴成为一个英雄的故事,表达的不仅仅是传统孝义,更是新时代之下,女性自我的觉醒。

02.

回到如今的真人版《花木兰》,故事的整体架构是一样的。

但是如今的花木兰不再是一个废柴,而是自小就身手不凡有着气的侠女。

这一次依然有着祖先的眷顾,不过不再是木须龙,而是金凤凰。

这一次替父从军就是为了尽孝道,为了父亲。

而在这过程中方才被一步步点醒,对自我的重新认知。

不过故事的讲述上,没有那么曲折的过程,直接开挂般的成为军中英雄。

几场战争的开打,并没有了直接关联,于花木兰来说,不是为了证明自己,而是自己被发现女扮男装,发现了女性不被认同的共识。

花木兰的觉醒主要不是通过自己的经历,而是通过一个女巫来点拨,最后的关键节点,更是单刀赴会,营救皇上,成为英雄。

故事的拼凑、稀碎性,让观众没有直接的感知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,更像是散文般的叙述。

这里花木兰不再经历从一个废柴到成为英雄的故事,而是历经从怀疑到清晰的自我认知的过程,与动画版的成长相比,这里被削弱了许多,自然不能引人共鸣。

当然没有爱情的故事,花木兰更像是一个神般的存在。

真人《花木兰》没有了欢声笑语的歌舞,没有了惊心动魄的成长,没有了有血有肉的英雄,完全是在宣扬着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全新认知,自然评分下滑。

看似依然是花木兰的故事,但是却是一个被魔化的花木兰,被魔改的东方传奇。

迪士尼显然丢失了许多自己原有的精华,纵然花木兰对自我的认知更加清晰了,但是迪士尼对自我的认知却更加模糊了,不知道是自信了,还是为了某种调和妥协。

标签: 就知道了

精彩推荐

资讯News

  • 聚焦Policy